2009年5月28日星期四

亚楠生日快乐!

楠姐啊,真的是非常抱歉,
由于之前担心考试成绩担心到昏了头,
所以没有即时贴上祝福,
这里引用邦老大的一句话:
“迟到好过没到……”。
呵呵!这里一样祝:
#学业进步
青春美丽#

粽子

分享人:JY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节日里,有人会想起屈原,有人想到赛龙舟,但相信更多人想到的是粽子。想象那从蒸笼里端出来,热腾腾的糯米裹着炒得香喷喷的的肉、豆、香菇和咸蛋......天啊,有谁不为它所动?

话说原来粽子也分好几类。在中国,北方粽和南方粽就有明显的差别。北方粽通常裹成长形,而南方粽则裹成我们熟悉的三角錐。另外,北方粽以甜味为主,南方粽则多为咸味。馅料方面,北方粽多以糯米、红豆沙和小枣为主,口味较清淡。南方粽就在馅料方面可比北方来得多元、讲究。除了加入肉类、赤豆等,还有栗子、咸蛋、香菇等。

左:南方粽 右:北方粽

另外,新马一带独特的娘惹粽也毫不失色。新马华人结合了中华文化和马来饮食文化,创造了这种独特的粽子。娘惹粽的最大特色乃其馅料是用虾米或肉碎做成。有的娘惹粽更加入兰花汁,使其外层糯米呈现浅蓝色。娘惹粽少了传统肉粽的油腻,反而更添了一份清香的独特口感。


当然,除了以上的几种粽子,民间还是有各种各样经改良和创新口味的粽子。不同的籍贯、地域性的文化差异,使粽子的口味更多元。所谓节日文化,也许就是在民族不断的创新以及各地文化的结合下,才得以保存,并绽放最耀眼的火花。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

张忠谋:大学生要做的十一件事

分享人:JY

*觉得这篇文章廷有意思的,于是放上来跟大家分享。张忠谋乃台湾商界名人,曾就任多家公司董事长。他在2001年获《时代》周刊评为最有影响力的二十六位总经理之一,并获选为台湾总统府顾问。

大学四年,我认为大学生应该要多花心思在十一件事情上:

首先是「养成一个终生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假如你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那很好,希望你继续维持;假如你尚未养成这个习惯,那么请好好把握十八岁这个年纪,因为这近乎是最后的机会。 错过了大学四年这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时期,以后要再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恐怕将更不容易。 而没有健康,一切都不用谈。 况且,现在大家医学的知识比起五十年前更丰富,医学也有很大的进步,保健知识比起我十八岁时候好多了。

健康生活的习惯包含了运动,经常运动不一定是要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运动家或者校运选手为目标,而是养成一个习惯,把运动当作健康生活的一部份。


第二件事是「培养志愿」,为自己许一个更细微的志愿。

例如,你未来要走哪一个行业? 要在政治上、法律上、科学上、学术上还是到企业界? 这个就是志愿。

假如目前尚未决定志愿的话也不用太担心,这往往是大学二、三年级甚至于是更后面才能做决定的事。 但希望你在这大学四年里尽早有自己的志愿,这样就可以决定你要在哪些事情上下功夫、花时间,也可以早一点知道自己事业的方向、人生的方向,进而知道自己要在什么学问上多努力。

志愿可以分成学术上的志愿与非学术相关的志愿。 学术上的志愿就至少是一门主修,无论物理、化学、电机、机械都好,甚至是写作等艺文方面的志愿,都属于学术上的志愿。

除了学术以外的其他志愿则属于非学术相关的志愿,范围更广。 例如:当立法委员、到公司里头作经理、工程师、总经理、当律师等都是非纯学术的志愿。
无论是哪一类的志愿,一旦有了志愿以后,学习会比较有方向。


第三,要「用功学习」。

假如你们的志愿是学术志愿,是未来想当教授、做研究,那么你们尽可能花百分之一百学习的时间专注在专门的领域上。

若是政治、法律、企业、工商业、服务业等非学术相关的志愿,则建议你们顶多在专业领域上花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即可,另外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的时间则可以用来学习与你们的志愿相关的东西,但不在你的专门领域里头。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志愿是在企业里头工作,而你的主修却是电机系的话,电机是你吃饭的本钱,你得花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电机的领域里头用功学习;另外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因为你预备到企业界做事,所以你要了解包括电脑、资讯、半导体、通讯等资讯,阅读国内外报章杂志、相关行业的新闻报导;除此之外,你也得花点时间学学会计、财务、行销,看看企业是如何竞争,甚至应该注意一下这个行业公司的股价,还有股价涨跌波动的理由为何?假如你预备以政治来作为志愿,那更有一套经典式的学习领域,包括:饱览历史、地理、语文方面的书籍,还有阅读传记,这是作为一个政治人非常经典式的训练。


第四个,「学习的时候不要背书,要彻底了解」。

无论是看书或是阅读其他资讯,有时候不是一本书,而只是论文中的几个段落或是几页内容,都要彻底了解。 彻底了解比你看了多来得重要。 而且千万不要仅靠你的记忆力背书,背书只是通过考试的一个办法而已。

你目前的人生已经通过了种种考试,之后的人生不是挑一个习题或者写一篇短文的这种考试。 未来你人生中的每一天可能都在考试,但那些考试是需要彻底了解与融会贯通的。

以我自己为例来说,我的学士跟硕士都是主修机械,可是我一进产业就是进入半导体业,刚开始我对半导体业是一窍不通。 可是我的物理相当好,于是我买了一本当时半导体的经典著作,是William Shockley的一本书,有两百多页,我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从头到尾彻底地学习与了解。

那时年纪轻,大概二十四岁。 白天我在生产线上做事,晚上则花好几个钟头看半导体的书籍。 白天的工作虽然让我对半导体有基本的认识,但实际上对我的半导体学问帮助不大,我的半导体知识主要是靠晚上几个钟头的阅读而来。

我每天晚上顶多看这本书的十页,有些地方看来看去还是看不懂,这时候就要找一个教师。 我那个时候有一位非常喜欢喝酒的同事,跟我住在同一个旅馆里,他有丰富的半导体学问。 他因为很喜欢喝酒,几乎每天七点钟到十点钟都在旅馆楼下的在bar里面喝酒,所以很容易找到他。 虽然是在喝酒,可是他没有真正喝醉。 我念书这三个钟头中,有看不懂的地方,或者是想来想去还是不懂的地方,我就去找他,我不仅可以找到他,百分之九十的问题,他也都可以替我解答。

学校的环境对学习很好,可是要抱着彻底了解的心去请教,而且要适时寻找与运用资源。


第五点,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在中国、台湾的文化里比较欠缺。

所谓的独立思考就是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看了什么文章,或者听了一个演讲就认为是这样。 看了文章或听了名人的演讲后,要去想他讲的是不是事实? 然后去找另外一个来源来求证。


第六个,「学创新」。

创新有很多是来自天分,但有一部份是可以靠后天培养。 培养创新的途径其实就是之前说的彻底了解、用功学习与独立思考,这三件事与创新有强烈的正相关。

第七点,「学中文」。


虽然大学生的中文已经学了十八年,可是绝大部分学生的中文还是不够好。

台湾中学的中文教育跟我小时候在大陆所学的十分相似,均注重读跟写,当然还有背书与背古文。 那为什么很多人十八岁了还不够好,甚至到了四十岁都还不够好? 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听」跟「讲」的能力。

什么是「听的能力」? 你跟人家讲话,对方会有感觉,但可能没有真正在听,那就是对方听的能力差。 我是董事长,照理说在公司里头大家应该听我讲话,可是我发现常常我讲了一句话后,其实我接下来有四、五句话要说,但我在讲完一句后就被对方打断了,因为他以为他知道我接下来会讲什么,但事实上百分之八十的时候他都猜错了,这就是听的能力不够。

讲话人人都会讲,因为中文是大家的母语,可是「讲」的能力还是有层次之别。 讲话的第一层能力是「词能达意」;其次是能够「有逻辑的解释一件事情」,就是口头上能有逻辑性的解释好一件事情,这个恐怕只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能够做到。 再高一层则是「有说服力地表达一件事情」,这部分可能只有百分之二、三十都还不到的人达得到。 那最高的层次是「雄辩」,这部分一百个人中恐怕一个人都没有。

事实上,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提高听的能力,在说话方面也能达到具说服力的层次,这是可以花时间、花功夫学习的。

第八点,「学英文」。

英文非常重要,因为未来的五十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英文会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语言。 虽然要一个十八岁的人学英文已经有点晚了,但是还是可以补救。
补救的话可以从「读、听、写、讲」这四方面来进行。 学中文要注意的是「听跟讲」,学英文则是要多注意「读跟听」。 到了十八岁时如果你的英文讲得不好,要你流利地讲英文会比要你流利地写英文还来得困难,但重要的是你能够流利地「读」,这对十八岁的人来说还不晚,要期许自己能够做到读英文跟读中文一样地流利,这点相当重要。

你可以给自己一个测验。 现在台湾翻译的书很多,很多英文书被翻译成中文。 两、三年以后,假如你是愿意看原文书而不是中文译本,而且能够流利地阅读的话,那么你就做到了。

英文听力也一样,到了十八岁时,如果英文底子没有很好的话,已经很难再要求英文讲得流利或者写得好,但是英文听的能力可以再加强,把英文的独与听的能力训练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九点,「学习世界」。

要学习全世界,不只学习台湾、大陆、亚洲。学习世界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英文能力,假如你无法流利地阅读英文,要学习世界就比较困难。 以新闻而言,台湾报纸报导国外的新闻的量很缺乏,台湾的新闻台虽然有时候会报导国外新闻,但简直是少到几乎没有。 所以我曾经说过要学习世界,起步点就每天看国际先锋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你会在里头看到不同的世界。 除了国际先锋论坛报之外,可以再看看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还有美国的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


第十点,「学演讲、学辩论」。

这个跟我刚刚讲中英文的训练有关,演讲是讲,辩论又是听又是讲。

电视上有很多时论者,他们的演讲技巧很好,简直是口若悬河,但是内容不见得那么丰富,演讲跟辩论需要技巧,更需要内涵。


第十一点,也最重要的一点,做一个「诚与信」的人。

「诚」就是不讲谎话,不是只对你熟的人不讲谎话,而是任何时候都不讲谎话;「信」就是你说要做什么,你就会不计代价来完成。 我期许大家做一个诚与信的人。我认为社会有没有提升与社会上的领导人有关。 我希望你们现在十八岁以后都能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人,也是一个在诚信上不容置疑的人,诚信之外还能与别人既竞争又合作。

在大学的时候学会了如何既竞争又合作,希望出了校门还是能够继续如此,那我们的社会才会提升。

转载自:2007.11.07/天下杂志第384期


2009年5月10日星期日

郡瑜生日快乐·!

P/S:礼物我的,哈哈!

话说今天可是咱们18届文化郡瑜的生日哦,
虽然假期来临了,
同学会也不忘祝她:

#生日快乐
心想事成
学业进步#

当然,回到家乡当然要过得开心、快乐咯!

古迹开门:中国庙宇建筑文化探索一日游后记

分享人:欣榆


古迹开门:中国庙宇建筑文化探索一日游 - 后记

第十七届中文系同学会的第一次学术性文化之游终于顺利地展开与落幕!

一行人三十位学生伴随着不留情的太阳公公,从早上九时至傍晚六时,与幽默亲切且认真好谈的康格温后博士到处走到处看到处听到处拍,背回的一箩筐知识与收获实在找不到任何同等事物来衡量其价值。

我们走访了天福宫、应和会馆、福德祠和双林寺。行程之密让我们无法在应和会馆与福德祠多逗留,重点探索地则是天福宫与双林寺。在天福宫与双林寺接收的建筑与装饰意义,让修读文化史的同学亲身见证课堂所学,也让那些未选修文化史的学生大大开了眼界。对于庙宇建筑和符号浮雕属门外汉的我,不禁发出连声惊叹。哇,原来庙宇的每一隅每一物都存在着不为人知的深远意涵!还有那细致精美的雕饰,着实把我深深震慑住。以往参观庙宇主要是在膜拜,其外观都只是略略瞥过,这次有幸在康老师耐心解说下,我在庙宇的每一处看到了之前从未看到与发掘的有趣事物,领略到了富含雅气的中国文化风韵,是那么地引人入胜,有着让人细细回味一番的魅力。

谢谢同学们的参与和支持。希望今后大家能继续支持同学会的类似活动!

祝大家假期愉快。:)

(感谢秀雯的图文)

天福宫

如何知道哪个是上联下联?老师说,门联是看最后一句是属于仄或平,上联为仄,下联为平。所以这门联的上联是在左边。
门前的两头石狮,左母右公。据说是像北京狗,所以也称为北方狮。(更正:据说是不像狮子,而是比较像北京狗,所以是南方狮。北方狮才是比较像真正的狮子。)
走进庙宇通常是以左边的青龙为进口处,右边的白虎为出口处。中间的正门只是给神、高僧或总统进的。罗汉飞天。
瓜柱。横梁之间的圆瓜通常雕刻了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有教化功能。柱子上侧金色的龙首鱼身的一种动物叫做“鳌”,这与鱼跃龙门的典故有关。
“波靖溟南”是光绪皇帝于1907年赐送给本庙的。这不是真迹的,真迹的“波靖溟南”已经捐赠给新加坡国家文物局珍藏。
两层的重檐,双龙朝阳。
正殿。屋檐上的龙代表着求雨带水,也是有防火的意思。殿前的龙柱,下石上木,老师说是石础,础润而雨。里头还有朔柱,中间比较大,上下部分比较小。

庙里常常有莲花、凤凰、牡丹和麒麟的雕像,象征着富贵平安。佛手花有福寿之意。

应和会馆
1822年成立,汇集了广东梅县、兴宁、五华、平远、蕉岭五个县的乡友,是属于客家人的会馆。会馆里供奉关圣帝君,重情义。1998年成为新加坡国家古迹之一。

瓜柱与天福宫的不同之处,三通五瓜。金黄色的书卷表示此会馆重视教化人才。应和会馆以前是所学校,话说培育了许多人才。同时也重视四艺,琴棋书画。楼下的应和会馆。
门印是篆文,右边写着千禾,左边写着万孙。门柱两边的香插有花瓶的雕像。花:富贵;瓶:平安。

福德祠曾经是客家人和广东人祭拜福德公(土地公)的祠庙,如今香火已不再延续,只是古迹被国家保留下来作为展览而已。
福德祠简介。小天池。
福德祠就位于中间。石碑。研究庙宇文化的重要资料。
木雕的石榴和佛手花。

双林寺
有佛教丛林祠庙的风格。老师解释牌楼和牌坊的分别。四架三开间,三楼顶,四个垂花。屋檐角的燕尾表示过去有举人有秀才。半月池里的九石狮和照壁。“前有照,后有靠”,有风生水起的作用。
进入双林寺的正门。
康老师滔滔不绝的介绍着。
精致的石鼓,有硬中带软的视觉感。第一进:天王殿。屋顶的短尾狮和鳌鱼。飞鸟表示可以把人们祈求的心愿传给天神。另有特色的瓜柱,融合四种来自福、泉、漳和潮州不同的装饰风格。
康老师指着红和绿色的斗栱(亦称方斗),斗栱是支撑着螭的头。屋檐的瓦当(圆形的)和水滴(三角形的)
珈蓝殿外的蝴蝶栱。蝴(福)蝶:福气。香炉内,香炉外。
大雄宝殿里高凸上去的藻井。由方、八和圆形叠成的藻井。
泥塑:有球有笔,表示“祈求必应”。
一篮热带水果的泥塑,有芒果、香蕉和佛手。大象背着花瓶即是“太平有象”的意思。竹节窗。